首页 > 文明礼仪 > 正文

中华文化大讲堂:《大学》
发布时间:2016-07-17 12:16:38 来源:中国文明网 编辑:lswenming 更多文明礼仪

第二十一集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经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易解:君子是怎么做事的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希望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如果希望孩子们不要乱丢垃圾,我们成年人、父母亲首先不要丢垃圾。我们可以试着弯腰捡一次垃圾,看看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我觉得捡垃圾最受益的是自己,弯腰可以打通任督二脉,活动筋骨。所以做好事最受益的人是我们自己。比如做父母的,希望孩子爱学习,爱读书,而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呢?父母亲自己读一些好书,不要去打做麻将啊,研究化妆品啊等等浪费生命的事上;比如我们希望孩子爱锻炼身体,那我们自己就不能睡懒觉;……“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意思是说,我们如果希望别人改正缺点、错误,我们自己就该先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错误。生活中,如果我们不希望孩子看电视,但是家长在看电视,那就很难让孩子不去这样做。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修身为本,一切从自己开始做起,给别人一个示范;只要我们做好了自己,无形中就在积极地影响着社会。

  第二十二集 上老老而民兴孝 上长长而民兴悌 上恤孤而民不悖

  经句: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悖

  易解:“上”指上位的人,比如:父母、老师、长辈、领导,等等;“老老”就是尊敬长辈的意思。如果在上位的人恭敬、尊敬长辈,在下位的人就会孝顺长辈了。这其实是教育的方法,也是高度的领导艺术。如果为人父母者孝敬我们的长辈,那么我们的儿女将来也会孝敬我们。如果我们家里养的是儿子,希望将来自己的儿媳和我们很好地相处,我们现在就要做个好儿媳,孝顺自己的婆婆公公。如果我们的职业是老师,我们本身是一个孝顺父母的人、恭敬长辈的人,我们的学生将学到这些品质。——孔夫子在《孔子家语》中说过这样的话,他说社会的冲突、矛盾产生于相凌(相互之间的欺负),相凌的原因是长幼无序。比如年轻人不尊重长辈,长辈的心里不舒服,所以会有相互之间的不满、欺凌。还有,社会中有一些弱势群体,我们要怎么对待他们,我们的做法将是孩子们将来的行为方式。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我们的良心。

  第二十三集 所恶于上 毋以使下 所恶于下 毋以事上

  经句: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易解:这句话其实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具体事例。如果上位的人或上一任的人给继任者流下了一个烂摊子,那继任者是不是也要给下一任留下一个烂摊子呢?一个有智慧的人会在这样的逆境中学习和成长,而不会把上一任的做法延续下去。作为一个下级或居于下位的人,我们是不是尽职尽责,或者是不是终于自己的本份呢?

  如果一个领导遇到了这样的下级,我们就该反省,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对待上级?——有智慧的人,只会埋头拉车,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而不去计较其它的利害得失。

  以上经句就是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境遇中,都要善于学习,要有决心和行动力去把不好的境遇转变为好的境遇。

  第二十四集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经句: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易解:这句经句涉及到我们每个人很关心的切实问题,就是如何得到财富,财富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老祖宗告诉我们,挣钱的事情是有轻重缓急的。一个人的德行是根本。有德行的人,能聚集起很多的人才,这样事业发展起来了,自然就有财富了。所以财富是德行大树上结下的枝叶花果。李老师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还有古圣先贤的事例中,给大家开解了这句话的真实用意。

  德行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德行的根本是广博的胸怀;广博的胸怀需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将来拥有更好的人生,我们就该多付出,少索取,扎好德行之根。

  第二十五集 财聚则民散 财散则民聚

  经句: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易解:这句话讲的是民心的问题。比如一个企业的经营者拼命地聚敛钱财,只把员工当作挣钱机器,那当钱财聚敛很多的时候,员工的心都伤透了,离散是必然的结局;反过来说,如果企业经营者把企业当做服务社会的平台;当做为员工提供一个养家和施展抱负的平台,那么我们的员工会兢兢业业地付出,企业自然也能得到员工、社会乃至国家的支持。

  财神范蠡三次聚财、三次散财带给我们的启示:舍得二字。日常生活中的“舍”未必一定是舍财,我们可以多干活儿,多付出,而不计较一时的财富得失。这也是在给我们的孩子做好的榜样。

  第二十六集 言悖而出者 亦悖而入 货悖而入者 亦悖而出

  经句: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易解:“言悖而出亦悖而入”即:我们说出来的话不恭敬别人,那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如果我们碰到了这样的事,那是反省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曾经用这样的方式对待过别人。“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如果我们得到了一笔钱财,是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得到的,那这笔钱财也会同样的方式流出去。反之,如果我们挣得的钱是劳动所得,用的时候也会很小心,这样的钱反而能守得住。反之,如果我们的钱财不是劳动所得,我们的德行在挣钱的过程中反而降低了,那这个不好的德行还会影响到孩子(举例:一个有钱人参与赌博,孩子也学会了赌博,而且被人盯上了。等父亲过世,这个儿子得到了巨额钱财,一周之内,家财全部输光)。所以古人很注意这一点,我到底留给子孙什么?是钱财呢、还是保住钱财的方法呢?——赚钱容易守钱难,能否守得住钱财是跟一个人的德行有关的。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给孩子德行和才干。

  第二十七集 惟善以为宝 仁亲以为宝

  经句:惟善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易解:“惟善以为宝”即:把善当成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这里的“善”告诉了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发财、致富的方法。我们做父母、做长辈的,如果做了很多善事,这份功德会荫及子孙的,这个道理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反之,“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有智慧的人会这样认为。“仁亲以为宝”讲的是晋文公重耳的故事。这句话是说,对于流亡在外的人来说,亲人之间的相互仁爱、关心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宝贝。古人告诉我们,要对周围的亲人、兄弟姐妹互相关怀。修身必须要事亲。修身的境界如何可以通过他(她)与家人相处的状况得到验证。如果我们爱自己的伴侣就应该爱他(她)所爱的一切,比如:爱她的父母、兄弟姐妹、师长朋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愿每个人都努力做到“为善以为宝”!

  第二十八集 君子有大道 必忠信以得之 骄泰以失之

  经句: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易解:古人所说的“大学”是大人之学;“大人”指的是胸怀广大的人。所以整个《大学》这部经典就是教我们怎样成为一个胸怀广大的人。本集要讲的这句话说的是:君子有爱心、有智慧,他办事特别符合事物之间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符合道。“道”讲的是规律学;实际上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的是水平比较高的规律学。比如:如何做子女,这就是子道。《弟子规》中说:“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如果我们的角色是父亲,那就该引领家庭的方向,并把孩子教育好,当然,教育孩子也有母亲的责任;作为丈夫,对妻子要讲义、讲情、讲德;除此之外,还有兄道、地道,这都属于道的内容。

  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且还扮演着多重角色;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都有我们必须遵循的道。人生就是不停地转化角色,并遵循每个角色所应该遵循的规律。这些道有共通的东西,这就是“忠”、“信”。忠的思想源自于孝,古代“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是非常有智慧的。

  第二十九集 生财有大道 生之者众 食之者寡 为之者疾 用之者舒 则财恒足矣

  经句: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易解:我们中国的文化里对发财的论述还是很多的,今天介绍的方法是:生产物品的时候,多多地生产,用的时候,消耗得少一些,实际上讲的是开源节流的意思。我前一段时间出差到马来西亚,华人华侨告诉了我很多华人在海外成功的方法。第一点,他们都很注重学习;第二点,都很节俭、勤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慢慢养成节俭的习惯、储蓄的习惯,积少成多,慢慢地,生活就会越来越好了;当我们能节俭的时候,也是在节约能源,低碳生活,是在保护地球。

  怎样过安定的、祥和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呢?老祖宗给出了方法,这就是“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对于储蓄的钱财,我们还可以拿出一部分来救济别人,古语说“舍财做福”。古人在这方面是很强调的,西方社会也是很看重这一点的。

  第三十集 仁者以财发身 不仁者以身发财

  经句: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易解:这句话讲的是:我们和财富的关系,以及财富和我们成长的关系。“仁者以财发身”, 有仁爱之心的人有了钱财之后,他用这个钱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境界,滋养自己的灵魂。例如居里夫人求学的例子,即是这样。“不仁者以身发财”,简而言之,就是损害自己的德行、伤害自己的身体去发财。如果我们现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地位,我们可以投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提升自我,多学一些自己感兴趣或与工作有关联的知识去学习。——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的所学就可以用得上。在国外,穿名牌、开名车的往往是年龄稍长的人,而不是年轻人。有了钱财之后,还可以扩展胸怀,去关怀、帮助更多的人。这种帮助有体力的付出,还有心灵的付出、钱财的付出。一个有爱心、有智慧、有能力的人,他在社会中成功的机会就会很多;我们还可以用钱财去孝敬父母、教育孩子等等。孩子的教育是终身的“投资项目”,伴侣是我们终身的“合作伙伴”,这些事情都值得我们花费心思和金钱去用心经营

  第三一集 国不以利为利 以义为利

  经句: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易解: 一个国家应该以“义”为利,而不是以“利”为利。当一个国家上下交争利,其国危矣。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团队,利当然是需要的,但不能仅仅只讲利;还应该讲求道义。当企业遇到发展的困境时,一个忠诚的、讲情义、道义的员工是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单位的。我们观察一下朋友之间能长久的保持友谊,靠的不是利;亲人之间的交往靠的也不是利,而是情义。——一切在上位的人,比如:领导、老师、父母,都要把“义”时刻放在心上;居于领导之位的人更需时刻牢记“利为民所谋”的道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