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礼仪 > 正文

中华文化大讲堂:《大学》
发布时间:2016-07-17 12:16:38 来源:中国文明网 编辑:lswenming 更多文明礼仪

第十一集 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

  经句: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易解:所说的使意念诚实,就是不要欺骗自己。

  我们经常讲要做诚实守信的人,不要欺骗别人。其实对别人诚信的前提是先对自己诚信。要让自己的意念诚实专一,不自欺欺人。这一点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一位学习了传统文化的儿子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父母买一些礼品,以为自己在力行孝道;可有一次母亲却难为地告诉儿子,他买的东西不适合父母的吃穿。儿子突然发现原来他买的礼品都是自己喜欢的。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懂父母的需要,传统文化也只学到了皮毛。

  有些父母为了孩子更加优秀,强行为孩子设定成长路线和人生方向,结果子女怨声载道,父母就抱怨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实父母是在用孩子的辉煌满足自己的虚荣,是在欺骗自己,欺骗孩子,最终自欺欺人。

  要想被人了解,首先要了解别人;要想对别人诚信,首先要对自己诚实。这样才能做到心正,意诚,身修。

  第十二集 君子必慎其独也

  经句:君子必慎其独也。

  易解:君子一定会谨慎的对待独处这件事。

  慎独既是修身的一种方法,又是衡量一个人修身好坏的标准。《弟子规》上讲来到一间空房子里,也要和平时一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像屋子里有其他的人在一样。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他最接近心灵,也是显现其本心的时候,更是最能修身的时候,如何对待独处,就是如何对待自己。有人抱怨生活欺骗自己,其实是自己没有做到慎独,自己欺骗了自己。夫妻恋爱时把各自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结婚后渐渐显现出各自的缺点,以为彼此欺骗了对方,表里不一,而造成不愉的局面;其实是自己以前没有做到慎独,而欺骗了自己和他人。君子慎独,为人处事就要人前人后一个样子,做到表里如一,这样才会处事公正,不失偏颇,身心安宁,得到他人的信赖和认可。

  第十三集 诚于中 形于外

  经句:诚于中,形于外。

  易解:诚意在胸中,表现在外部。

  “诚于中,形于外”是说一个人内心真诚的时候,别人通过他的外在表现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的真诚。它告诉我们真诚的重要性及判断一个人真诚与否的方法。古圣先贤为了教导后世子孙,把一生的修为著书立说流传下来,后人在学习先祖的教诲和德行的时候,能真切的感受到他们真诚地发心;要了解一个人的品行,观察他的朋友就能清楚他的为人;判断一位领导的贤能,观察他的下属就能知道他的修为。

  同时,把心中的诚意化作真实的行动,才是最高的境界。透过外在的行为表现观察自己的诚意。如果不够真诚,就要努力学习,长养一颗好学、谦虚、真诚、负责、博爱的心,积极地做好准备,为周围的人服务。这就是“诚于中,形于外”。拥有真诚的心,生命就是自在、快乐的。

  第十四集 十目所视 十手所指

  经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易解:很多双眼睛在看着你,很多双手在指着你。

  “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在独处的时候,言谈举止看似无人知晓,实际上并非如此,无形中仍然会有许多眼睛看着,有许多手在指着我们。做了好事,总会有人知道;如果有不好的念头,无论多么隐秘,也都会东窗事发。所以,每个人都要谨慎的对待独处。

  “杨震拒金”的故事讲到他的学生做官后为感谢恩师,就在一天夜里来到老师家里送上十金,杨震拒收,学生说没有人知道,老师就批评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从而拒绝了学生的礼物,并保住了名节。杨震不为金钱迷惑,做到了慎独,后来官至“三公”,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自己的内心就是面对他人、面对世界;慎独的人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真诚,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第十五集 富润屋 德润身 心广体胖

  经句: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易解:财富能滋润一个人的房屋,而美德可以滋养一个人的身体。被美德滋养的心胸就变得宽广,而身体就会随之安适。

  金钱财富能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生命的精神世界就得不到充实完善,生活的质量得不到提高,人生就得不到完满;就像一座外表富丽堂皇的房子,其实内在空空如也,此时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多,越感到生活不充实,没有意义。这就是现代人的幸福不和财富同步增长的原因。古人说“一德、二命、三风水”,获得幸福的人生,还要从修身立德做起。美好的德行可以让人心胸宽广,智慧圆通,身心愉悦,健康长寿。

  德和能是一不是二,高尚的德行会帮助我们取得学业、事业的进步,满足必要的物质需求。健康的身体为自己使用,美好的德行为自己使用,为他人奉献,为社会服务,人生的境界才会越走越高,在物质和精神世界里自在生活,得到生命的充实、圆满。

  第十六集 身有所忿懥 则不得其正

  经句: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易解:这几个排比句是告诉我们怎么得到“正”,要客观地、理智地做出判断。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发怒了,心情不冷静了,这时候做出的判断往往是不客观的,不理智的。怎么能让我们的身心保持理智、冷静,就是这句话告诉我们的。

  恐惧、不良嗜好,以及特别喜欢做一件事情,都对我们的身体有伤害;我们特别喜欢一件东西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其他人的感受,也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我们在社会中扮演多重角色,这其中,有父母的恩情、老师的恩情、对家庭的责任,以及社会的责任,要理智地平衡,不要患得患失。“忧能使人老”。庄稼长在地里,是谁让它长得好呢?——是大地让他长得好的;其实孩子也是一样。我们对孩子的爱,不要爱得太狠。忧患还来源于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什么叫富贵?其实,富在知足,贵在知退。让我们定一个客观的目标,放慢一点生活的脚步,不要让情绪来左右我们。希望大家都能用平和的心态过人生。

  第十七集 好而知其恶 恶而知其美者 天下鲜矣

  经句: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易解:对于自己喜好的,性情相投的,或者一个族类的,我们就觉得好;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或者跟我们不相投的人或事物,就觉得他(她、它)不好。恋爱中的人就是这样的心理。交往之初,总觉得心爱的人一好百好;一旦生活在一起很久了,看到的又都是缺点。——其实真正恰当的做法应该是:当讨厌一个人时,多想想他的优点;当喜欢上一个人时,冷静地找找他的缺点。在这方面,年轻人要多听长辈的观点;作为长辈,有时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外面碰碰壁,让他自己去成长,去领悟。对于人的判断,家长要早一点给孩子做铺垫、做准备。家长要观察一下自己,我们能不能做到冷静、理智、全面地判断事物,家长首先要学会这一点。其实,做任何选择之前,我们都可以做一个利弊分析,只有利而没有弊或只有弊而没有利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真正做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是很难的,但是我们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第十八集 人莫知其子之恶 莫知其苗之硕

  经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易解:很多人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好,但这不等于我们的孩子没有缺点。人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莫知其苗之硕”,意思是人总是觉得自己家的庄稼长得不如别人家的庄稼丰硕,总是对自己的境况不满足。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自己的境况,其实应该是比较满足的。首先,我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衣食无忧;如果赶上战争时代,人民就会流离失所。我们的长辈就遇到过战乱时期,别提学习了,饭都吃不饱;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时代,“有吃有穿即为富贵”;还有很多人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在付出,比如守卫边卡的战士、监狱的狱警等等,还有农民、工人,面对他们,我们应该升起感恩之心;然后要不断努力,让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越来越好。——让我们升起感恩之心,感恩生活中所有人的付出!

  第十九集 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经句: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易解:家还没有管理好,却能教育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君子不用走出家门,就完成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

  管理别人的前提是先管好自己。所以要想管理好一个企业、团体,乃至一个国家,只有先把自己管好,把自己的家庭治理好,才能以身作则,以理服人,取得满意的效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人们都说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处理好家庭里的各种关系,才有可能在社会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齐家的前提是修身,“修身为本,教学为先”,真正还要落实在教育上。其实每个人都扮演着教师的角色,只是效果上有好坏之分。一个父母都是教师的家庭,孩子却因为没人管教迷恋游戏,最后走上犯罪之路,这是父母教育的失败。真正好的教育者无论处在什么岗位,言谈举止都能行为世范,让大众受益。一个人在家里孝养长辈,就能到社会上忠于祖国和人民;在家里尊敬兄长,到社会上就能尊重上级;在家中爱护子女,到社会上就能博爱大众;忠于家庭,到社会上就会拥有强大的向心力。懂得了教育的真谛,就会做到修身齐家,无论在什么位置,都会让众人受教,这就是不同意义上的平天下。

  第二十集 一家仁 一国兴仁 一家让 一国兴让

  经句: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易解:《大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讲给领导人听的,但领导人是人做的。如果要让国家、单位或团队充满仁爱之情,在家庭里首先推行仁爱。比如大舜,从小生活在一个缺乏关爱的家庭,但是他最终凭着自己的至孝感化了家人;这其中的爱和能力推及社会,他也是一个好的领导人,成就了一代圣君明王的伟业。身为一个领导人,要“为政以德”,给百姓做出表率。举例:泰伯让国的故事。——最快捷的改变社会风气的方法就是在上位的人做出榜样;其实,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教化一方,比如道德模范们,如:林秀贞的事例。林的行为影响了本家族、本村,而且感动了全国。林秀贞说,自己的做法源于母亲的身教。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