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礼仪 > 正文

中华文化大讲堂:《大学》
发布时间:2016-07-17 12:16:38 来源:中国文明网 编辑:lswenming 更多文明礼仪

 第三集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经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易解:知道了应达到的境界,才能有坚定的志向,志向坚定才能够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够安稳泰然,安稳泰然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有些人之所以深陷于“忙、盲、茫”的生活境遇之中,是因为没有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就像在黑夜里前行,跌撞迷糊不知所行。有人说找到了正确,明确的人生目标,已经成功了一半,就像是看到了人生的灯塔,握住了生命的指南,剩下的路交给双脚跋涉就行了。

  领导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员工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父母明白自己的职责,夫妻懂得各自的使命,子女知道怎样孝敬……各司其职,各安所命,生命才会得到安定,找到方向和智慧。这样就能心静如水,既远离了尘世的繁杂与污秽,又能于宁静中捕获真知。一个人真正做到心静不乱的时候,不论什么事情来临他都会临危不惧,泰然处之,考虑事情全面、谨细,自然不会出错,同时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增长了见识,收获了智慧,生命终有所得。

  第四集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经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易解:每样事物都有根本和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和结束,明白了事物的先后顺序,也就接近于做学问的宗旨和原则了。

  大树有深埋于地下的根和显露于外的枝节,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对大树而言,没有树根就没有茂盛的枝叶,树根才是它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人的生命组成也有主次之分,修身为本,德行是人生命中最主要的成分。智慧的领导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把品德放在首位;优秀的人师教育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把德行排在第一。这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同时,事情还有开始和结束的先后之分。学习一门外语,只有在学好自己母语的基础上才可能把外语学通;学习弹奏名曲,首先要把乐谱学好才行;练习太极拳,只有学会了牢固的步伐,才能打出优美的招式。每件事情都是从点滴开始,慢慢积累,绝不能一蹴而就,有始才有终。清楚了事物发展的开始和结束,明白了其中的次第,不舍本逐末,做事情和修学问才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第五集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经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之而后天下平。

  易解:穷尽事物的道理,然后知识就会极为丰富;有了丰富的知识,就会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心就端正了;心端正了,自身的品德就会达到很高的境界;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家就会整治得很好;家整治好了,国就会治理好;国治理好了,天下就会太平。

  这里要讲的是《大学》里的“八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也是在告诉后人,怎样先从完善自己的一点一滴开始积累,一步步做到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直到实现天下太平的远大人生抱负的过程。

  古人要想使自己的美德彰显于天下,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就要先治理好国家,而治国的前提是治理好家庭,整治好家庭的基础是自己要有美好的品德,修养品德首先要把心放端正,方法就是意念诚实、真诚恭敬、专一不二,而要做到意念诚实,就要有极为丰富的知识,使知识丰富的途径在于穷尽事物的道理。要想人生有所作为,就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就像建造一座房子,首先要绘好蓝图,之后再去增砖补瓦;另外,如果连最基本的根基都没有打好,纵使有再美好的理想都是空谈。先贤们的做法做到了“知所先后”,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第六集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经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易解:从天子到平民百姓,都应该把修养自己的品德作为根本。

  古人以修身为本,把提升德行当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力行,它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一例外。

  领导人以修身为本,就会心怀家国天下,处处体恤下属、员工,甚至广大百姓,忠于自己的岗位和职责,为集体、国家、社会谋得福利,受到世人的敬仰和爱戴;员工以修身为本就会力行本职工作,发挥聪明才智,忠于集体、国家,贡献光和热;老师以修身为本,就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时时提升自己的德行,对学生言传身教,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父母以修身为本,就会积极修养品德,为家人营造和谐温馨的环境,为孩子树立光辉的榜样,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以修身为本,就会以孝当先,内孝父母,外报国家。“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总之,我们每个人只有以修身为本,才有可能处理好与家人、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经营好我们自己的幸福人生;人人如此,实现和谐社会才有了大众的根基与保障。

  第七集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经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易解:假如能每天洗去身上的污秽,从而焕然一新,那么就该天天清洗,天天有新的面貌,从不间断。

  这是商汤洗浴铜盆上的一句铭文。他用这句话每天提醒自己,不断地朝正确的方向真诚的改变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做到日新月异;这也是一种终生学习的积极人生态度。学无止境,善于学习的人处处为学,择长补短,每天更新自己,知识愈加渊博,视野愈加开阔,心量愈加宽广,德行愈加高深,这就是修身的过程。

  有的人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从省悟中查漏补缺,改过自新,汲取经验教训,取得进步;有的人从身边琐碎的小事做起,渐行渐学,点滴积累,日日更新,取得长足发展。生命应该像初升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天学习、自新,每天进步一点点,定会取得大智慧,大学问。

  第八集 为人君 止于仁 为人臣 止于敬 为人子 止于孝

  经句: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易解:做国君,他安心地栖居在仁德里;做大臣,他安心地栖居在恭敬里;做子女,他安心地栖居在孝道里;做父亲,他安心地栖居在慈爱里;与人们交往,他又尽力做到诚信。

  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那么对于各种各样的角色,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呢?作为一位领导,如果他能宅心仁厚,他就会拥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会为下属树立光辉的榜样,激励下属更加积极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作为下属,则应对上级和长辈充满恭敬之心,对人礼敬谦让,这样做既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又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百善孝为先”,为人子女,应把孝道放在修身的首位,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做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慈爱的温室,家长既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又要给子女智慧的爱,才会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家庭的和乐;在与他人交往时,做到诚信为本,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和认可。

  人生如戏,无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只要用心学习祖先的智慧,再结合自身情况灵活变通,都能演好生命的每一场戏。

  第九集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经句: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易解:后代有德的君王与圣贤尊重、思念前代的君王与圣贤,不断修养自己的美德。因此,后代的百姓也能享受到前代君王留下的美德并快乐地生活着。

  《诗经》上说:呜呼,文王和武王是不会被后人忘记的。——前世英明圣贤的君王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让人没齿不忘,他们的英名永远被后人纪念、敬仰。

  人生在世,衡量价值的标准不在于拥有了多少,而是奉献了多少;不在于带走了什么,而是留下了什么。一场生命数十载,一切有形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到底应该留下万世英名还是千古骂名,留下物质财富还是精神文明?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君子会追念先祖,传承圣贤的智慧和美德,以修身为本,福泽天下百姓,为后人留下无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黎民百姓追寻平凡真实的快乐,领受先祖的福荫,同时致力于家族的兴盛与家道传承。智慧的领导会给予不同的下属以不同的需求;明智的家长留给子女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提升德行的圣贤经典。当然,学习了圣贤智慧,我们就会清楚该给后人留下什么。

  第十集 子曰 听讼 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经句: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易解:孔老夫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和别人没什么不同。如果一定要说不同的地方,大概是我希望让天下不再有诉讼案件。”

  在这里孔夫子提出了一个愿景:天下不再有诉讼。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有了矛盾、冲突尽量不到法庭解决;二、从根本上消除矛盾冲突。这也提醒我们,为了生活的和平、安定、幸福而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从根本上讲,利益的冲突导致各种矛盾的产生。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如果人人都有一颗利他、宽容的心,善解人意,和颜悦色,在矛盾发生前退一步,忍一时,就没有打不开的纠结,散不了的乌云。

  世间最美的风景是人,而解决矛盾劳心伤神,耗时耗力,如果人人都有一个“和”字装在心间,自然看淡物质利益,珍惜生命的缘分,生活也会愈加和谐美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