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风文明 > 正文

百家姓 一条心
人民日报记者初次探访毛俊村
发布时间:2016-06-23 19:27:33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周立耘 侯琳良 颜 珂 编辑:lswenming 更多乡风文明

  车过峰峦叠嶂,一路跋山涉水,眼前终于就是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毛俊镇毛俊村了。

  县里的人说,这个地处东寨山下、俊水河畔的“湖南百家姓第一村”实现由“乱”而“治”、由“贫”到“富”,皆因创新社会管理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相结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明显。内心不禁被拨动,一定要到这个村子去看一看!

  在村办公楼前,矗立着一块百家姓石。“毛、翟、颜、乜……”担任村支部书记已有8年之久的廖仁旺一一指着说,这上面刻着5000多名村民的103姓,已经成为村里的象征。另外,百家姓村民还来自11省(区)72个县的古村。

  沿着村级大道走了一百多米,有人提议去农户家坐一坐。径直走进一栋房屋,听说有记者来,周边的村民也围了上来。屋主正是25岁的王奇飞,村里目前最年轻的党员。

  赶过来的老肖、老于、老蒋,你一言我一语,说起了他们的党员联系人王奇飞:

  “小王在外面跑木材生意,接触到各种建房子的人,就给我介绍铝合金业务!”从周边的上洞村赶到毛俊村做铝合金生意的老蒋言语间充满感激。

  “隔壁邻居老关夫妇俩在外打工,老婆患病花了2万元,都是小王打电话叫他们回来,带他们去办大病报销以及新农合报销。”老肖一边说一边对小王竖起大拇指。

  邻里纠纷调解,政策传达……别看王奇飞还是个没结婚的毛头小伙儿,但已深得邻里信赖。

  农村人口流动、居住格局发生变化,突破了原有的村民小组管理范畴,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有效覆盖全村800多户人家,成了党委政府面临的新难题。对此,毛俊村有新招——全村按区域被划成65个网格区,67名党员各自认领“责任田”,使每一户家庭都有联系人、每一个困难户都有帮扶者。

  以党员为核心的社会管理网格化之后,党员干部个体的带头作用愈发凸显。村里修环村公路,82岁的老党员肖成佑,不顾儿子和媳妇的极力反对,带头拆房;村里建工业园,180个坟墓在党员带头之下,两个月之间全部迁走……

  听到这些故事,不禁让人惊讶于在这个小山村里,“党”的作用这么立体,这么生动,让这个百家姓村旧貌换新颜,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有人插话:“记者同志,过去咱村可乱了,被人说是‘兴风作浪的毛俊村’。可是,看如今的咱村,百家姓,一条心!”

  廖仁旺接过话茬:“村有百家姓,既表明我们毛俊村的商贸流通分外活跃,却也一度成为村里社会治安的定时炸弹。”

  以前,“108大”、“72大”、“13烂”、篾刀会等都是让村民闻风丧胆的称呼。这些帮派在村里舞刀弄棒,经常参与宗派械斗,欺行霸市,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2005年,新的村党支部上任后,从解散帮派入手,加强治安管理。“正气一旦上升,邪气一定下降。”曾经的帮派老大如今都已是村里的致富能人。宗族帮派的逐一瓦解,换来了全村齐心协力谋发展。“这一板斧,反而砍出了毛俊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精气神’。”廖仁旺说。

  “农业养村、工业强村、商贸活村、和谐稳村、文化美村”的发展思路,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正在落实为全村看得见、摸得着的兴旺之路。

  怀素、周敦颐、李达、陶铸……永州自古以来名贤辈出,却因地理位置偏远,在发展节奏上稍慢一拍。“我们要奋起直追,必须要强基固本,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凝聚人心,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永州市市委书记张硕辅如是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