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蓝山加大湘江源头保护力度  强化源头治理保护一江清水
发布时间:2016-06-25 14:01:38 来源:蓝山文明网 编辑:lswenming 更多志愿服务

(水质检测)
树立绿色卫士湘江源守望点站牌
(种下守望树)
 
5月10日,湘江绿色卫士志愿者和蓝山县环保部门人员及蓝山环境保护协会志愿者走进湘江源头开展护源活动,宣传省政府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成果,倡导绿色环保生态理念,呼吁保护湘江一江清水。志愿者们在湘江源头树立了绿色卫士湘江源守望点站牌,现场进行了水质检测,并由志愿者亲手种下了两棵湘江源守望树。
蓝山县环保局工作人员现场用溶解氧仪对湘江源头水进行抽样检测后介绍:“仪器显示,湘江源水含溶解氧量8.69毫克/升,达到国家一类水质标准。近年来,环保部门每年坚持对湘江源头水进行抽样检测,动态监测湘江源头水质情况。据蓝山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数据,2013年来,湘江源头水溶解氧年平均值始终保持在8.01至8.65之间,PH值保持在7.14至7.32之间,化学需氧量为10L,符合国家一类水质标准。
   根据省委、省政府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思路,蓝山县委、县政府把湘江源头的生态保护当作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湘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意见》、《蓝山县湘江污染防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蓝山县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工作方案》、《蓝山县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专门成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以及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蓝山县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环境保护监测站、水土保持局、矿整办、河道采砂整治办等工作机构,“政府引导、地方为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湘江源头保护与治理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下发《关于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生态蓝山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以湘江源生态保护为重点,合理设置湘江流域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并在原规划划定的6个禁采区之外,新增了5个禁采区,禁采面积由原来的92.5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208.1平方公里。
“自从14年前板塘大坝建成,我们全家就在这里巡山守水,保护这里的山水不被破坏。”家住板塘水库大坝附近的蓝山县紫良瑶族乡竹林村60多岁的李业贵老人介绍。自从2001年从库区移民搬迁以来,李业贵和妻子二人坚守湘江源头核心保护区域板塘水库协助巡防,使湘江源头山林葱郁、水质清澈,成为湘江源头的忠实守护者。这是蓝山县保护湘江源头的一个缩影。蓝山县加大湘江源保护投入,2010年以来,蓝山县为治理和保护湘江源头生态在绿化造林、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重金属污染防治等方面共投入15.7亿元。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战略和公益林保险制度,保险费由政府补贴90%,全县包括水源涵养林在内的公益林全部纳入森林保险范围。严格落实环评审批制度,凡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一律不予受理;凡不符合规划或选址不当的,一律不予审批;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着力实施“净水工程”和湘江保护与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坚决取缔两岸非法的污染企业及违法排污口,2010年以来,全县共搬迁或关停畜禽养殖场73家、中小企业25家,依法制止和强制取缔境内及县域交界地段污染严重的小炼油、小造纸、小冶炼等非法企业190余家,切实做到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对所城-荆竹、所城-紫良公路沿线及浆洞境内的山砂点进行集中整治,依法对国家森林公园内八仙下棋一级电站违规铺设管道进行了彻底拆除,确保了湘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安全。
随着湘江源头保护呼声日益高涨,近年来,省内外到湘江源旅游、探源的游客越来越多,“五一”期间每天到湘江源开展自驾游的游客近千人。蓝山县将“湘江源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列入“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湘江源保护性开发整体规划已获通过。依托斑竹、高山平湖、温泉等资源,充分挖掘舜峰石、娥皇湖、女英湖等舜文化和湘妃文化内涵,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斑竹林、中南地区最大的野生福建柏观赏林、全省最大的集中连片甜槠林和高峡平湖生态奇观。投入200多万元的栈道建设已完成设计,投入70余万元的生态公厕建设4月25日挂网公示。全长50多公里的湘江源旅游公路已完成设计,预计年内完成招投标。投入300万元在三分石工区新建移动通讯基站2个,投入60万元开展了园林式景点和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中南、华南和西南交界点的优势,对接粤港澳客商需求,在湘江源头入口处紫良乡竹林村规划了一块77亩的土地用于建设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湘江源头接待中心,发展湘江源生态旅游。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落户蓝山,做大做强湘江源生态旅游品牌,打造湖南的香格里拉。目前,蓝山国家森林公园已正式更名为“湖南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湘江源水利风景区”已被列为国家水利风景区。(通讯员:杨雄春)
热点排行